30年前,憑借一次又一次開創(chuàng)“世界上油田開發(fā)意義重大、難度最大、工藝最先進的技術”,王德民當選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也成為我國石油開采專業(yè)的首位院士。
王德民今年87歲了,“時不我待”的緊迫感越發(fā)強烈,他推掉了更多與本職工作關系不大的社交活動。他曾有過一個微信號,攢下了幾千條未讀消息,他隨手點開幾個,發(fā)現(xiàn)和油田沒啥關系,干脆讓兒子幫他注銷了。
他曾在中國石油大慶油田三次采油技術轉折中發(fā)揮核心作用。退休20余年來,他又在一眾“不可能”的質疑聲中推進四次采油的攻關。
四次采油的核心問題是國際上認為的廢棄油藏如何經(jīng)濟有效開采。這是世界上從未成功過的技術,但王德民堅信能夠攻克這一難關,目前,相關技術已初見成效。
尋油:到最艱苦的地方去
2000年退休后,王德民的科研進度反倒“加速”了。卸掉所有行政職務后,他全身心撲在科研上,成果產(chǎn)出頻率從“每兩三年1個”提高到“每年1至2個”。他對“成果”的定義標準不是論文也不是專利,而是“油田能用得上、能出油”。
王德民65年的科研生涯,就是為了“多出油”。
1955年,18歲的王德民被剛成立不久的北京石油學院錄取。就在他即將畢業(yè)那年,黑龍江松遼盆地噴出了強勁的油流。這個重大發(fā)現(xiàn)在當時屬于嚴格保密的信息,但在北京石油學院已經(jīng)傳開了。大半夜,年輕的學生們抄起身邊一切帶響兒的東西——臉盆、飯盒、勺子……“敲鑼打鼓”地歡慶起來。
考大學時,王德民的第一志愿是清華大學水利系,其次是北京大學物理系。他的夢想就是到祖國最需要的大工程中去發(fā)光發(fā)熱。盡管因為種種原因他沒有被這兩所名校錄取,但好在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祖國東北即將誕生的史詩級大油田,正是他夢想中的舞臺。
畢業(yè)分配時,王德民堅持要求去松遼參加石油會戰(zhàn),并最終得到批準。自此,他把人生寫在了后來被叫作大慶的地方。
在這片土地上,王德民住過漏雨的牛棚、點過熏人的原油取暖、抬過100多公斤重的絞車、在大冬天被噴一身水凍成“冰棍”……他和所有大慶人一起,在一窮二白的條件下創(chuàng)造出一個又一個奇跡。
出油:暗自算出“松遼法”
迄今為止,大慶油田依然是我國規(guī)模最大的油田之一。
但發(fā)現(xiàn)一個油田后,并不是就坐等收獲了。即便找到了一座寶庫,能挖出多少寶貝、能挖多久,還要憑借各自的本事。
剛開發(fā)一個油田時,僅依靠天然能量就能開采出20%左右的石油——這是油田最豐饒的階段,被稱為一次采油。然而,這一階段面臨的問題并不簡單。隨著采油進程推進,把石油“推舉”到地面的油層壓力會逐漸降低,如果不能采取措施維持這一壓力,就會導致日后大量石油無法采出。正因如此,油層壓力也被稱為油田的“靈魂”。
最初,王德民來到油田,沒有像他的多數(shù)同學那樣直接進入科研部門,而是被分配到生產(chǎn)一線的試井隊。
但王德民沒有氣餒,他始終相信“科研,在哪里都能干”。
在一線實踐中,王德民“眼見為實”,積累了豐富的經(jīng)驗。當他得知世界上通用的“赫諾法”計算的油層壓力數(shù)據(jù)與實地檢測得到的數(shù)據(jù)嚴重不符時,就暗下決心,投身解決這一“靈魂”問題的奮戰(zhàn)中。
他白天工作,晚上做研究。那個時候,人們最大的困難是吃不飽,而工作加科研的狀態(tài)常常讓王德民餓得腳底發(fā)軟、頭昏眼花。他每天工作到凌晨2點,幾乎在“拼命”。
經(jīng)過半年廢寢忘食的推導,王德民首次提出了一個既簡單又精準的油層壓力計算公式,很快被推廣到整個油田。這就是后來載入史冊的“松遼法”。
“松遼法”的成功讓年僅24歲的王德民一鳴驚人。在領導和老專家的鼓勵下,他乘勝追擊,推出中國第一套、世界第三套不穩(wěn)定試井方法,在油田開發(fā)初期作出了重要貢獻。
這次成功點亮了王德民內(nèi)心的信念。兩年后,王德民從生產(chǎn)崗位轉到科研崗位,而等待他的是二次采油、三次采油中越來越艱難的挑戰(zhàn)。
延續(xù):挑起大梁保產(chǎn)量
世界上多數(shù)著名的大油田都是海相油田,而大慶油田是罕見的特大型陸相砂巖油田。前者的油層結構比較簡單,而大慶地下的油層多達上百層。隨著時間推移,大慶油田開發(fā)面臨的特有問題越來越清晰——不解決分層開發(fā)問題,二次采油就寸步難行。
采油井的井眼只有碗口大小,但在這之下,是石油、天然氣、水共存的層層疊疊的復雜高壓環(huán)境。所謂“深不可測”,大概就是這種感覺。
“深不可測”也要測,還要一層一層測,這是在全世界都找不到先例的高精尖技術。王德民提出了一系列新奇的破題之法:有的方法看起來簡單卻能四兩撥千斤,如在原有測驗儀器上串聯(lián)一個壓力計,就仿佛給地質師和工程師安上了一雙能看見井下狀況的眼睛,終結了“盲人摸象”般的采油時代;有的方法細致巧妙,如對精密儀表進行改型設計,成功研制出測試分層流量的主力儀器。
就這樣,王德民領導的團隊僅用不到三年時間,就為大慶油田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分層動態(tài)檢測的工藝體系。這一史無前例的創(chuàng)舉,讓人們在大慶油田開發(fā)初期就贏得了與油層自然條件博弈的主動權。
到20世紀80年代,大慶油田的主力油層已經(jīng)開采得差不多了。王德民又發(fā)明了限流法壓裂和選擇性壓裂技術,把條件較差的油層也開發(fā)出來,增加了7億噸可采儲量。
但大家都清楚,這一波技術革新帶來的穩(wěn)產(chǎn),只能堅持到1995年左右。在那之后,又該怎么辦?
幾乎在限流法壓裂等技術開發(fā)的同一時期,王德民開始策劃三次采油了。當時世界上主流的化學驅方法,在實踐中屢屢碰壁。世界多數(shù)專家這樣評價:“這個方法已經(jīng)死了。”還有知名實驗室在100多次嘗試失敗后宣告解散。
王德民臨危受命,再次挑起了大梁。好在這時,大慶油田的化學驅三次采油研究被列入油田重點攻關項目,從政策和資源上都得到了強有力的支持。
王德民看遍國外的所有相關資料,突然意識到一個關鍵問題:盡管聚合物化學驅的概念已經(jīng)更新,但國外石油開采界還停留在老概念上,僅僅重視聚合物作為高黏度液體的特性,卻忽略了和黏性同樣重要的另一指標——彈性。提高聚合物彈性后,注聚合物驅三次采油的攻關很快取得突破,不僅采收率大幅增加,還很好地控制了成本,首次實現(xiàn)了化學驅三次采油的商業(yè)開采。
這是幾十年來國際上唯一一個新誕生的驅油機理,而王德民完成任務的時間就是1995年左右,他再一次延長了大慶油田的穩(wěn)產(chǎn)期。
“撈”油:耄耋之年還在“較勁兒”
如今耄耋之年的王德民,依舊在和油田“較勁兒”。
他腳下的地層中,那些零星分布的“油花、油膜”,加起來仍能占原始儲量的30%以上。但這些油層中的含水量已接近98%,幾乎就是“水中撈油”。
在這種條件下,王德民決定推動四次采油,這相當于不僅要從公認已經(jīng)廢棄封存的油層中找油,還要開采得經(jīng)濟劃算。
這是世界級難題。早在20世紀90年代初,國外就大力研究井下油水分離注采工藝,降低含水量,但因注入壓力不斷上升等問題難以解決,2000年后便鮮有報道。
王德民再一次在普遍認為“不可能”的質疑聲中,堅定前進。
2017年,在大慶油田已關停13年的區(qū)塊內(nèi),王德民研發(fā)的“井下油水分離同井注采”工藝進行了小規(guī)模推廣試驗,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實現(xiàn)了四次采油。已經(jīng)廢棄的油藏,重新煥發(fā)出生命力。
但王德民知道,四次采油不只是單一技術問題,而是過去采油、開發(fā)、地面建設三大核心問題的集合。
“這個題目非常大,可能得干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在還能干的時候,我想多干一些。”王德民說。
從一次采油到四次采油,從最初單純的數(shù)學運算,到需要理論和實踐緊密結合的創(chuàng)新工作,再到如今全局一盤棋的宏大規(guī)劃——87歲的王德民還在為65歲的大慶油田做著未來5年、10年、15年的規(guī)劃。
愛一片土地,則為之計深遠。歷經(jīng)世事風霜后,這位已經(jīng)滿頭銀絲的老人,依然會想起16歲那年被譽為中國“保爾•柯察金”的吳運鐸來到他所在的學校,作了長達7個小時的報告。當時臺下的少年淚流滿面,滿懷為黨和國家奉獻一生的深情和熱望,想要把“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yè)”!
《科學新聞》 (科學新聞2024年6月刊 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