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嬰兒預期相左的物體可影響其學習
據(jù)一項新的研究顯示,當寶寶看到某物體有一種意想不到的行為時(如穿越一堵墻),他們會比該物體以預期方式表現(xiàn)時更可能對其進行探索和了解。該研究證實了嬰兒學習領域中科學家們長期懷疑的東西,即違反所謂的“核心”(或先天的)知識可給嬰兒學習提示一種特別機會。
在一個從剛開始就需要如此多地進行關注的世界中,科學家們一直想知道寶寶們是如何得到想要了解什么的線索的。過去的研究已經證明,嬰兒在違背其預期的情況下會看較長時間,但這種注視是否支持學習則很難得到證明。
通過對11個月大的嬰兒所做的一系列實驗,Aimee Stahl和Lisa Feigenson顯示,當這些孩子看到某出乎意料的事件時(如一只球好像穿過了一堵墻),他們會確定涉及的物體是值得進一步探索的。此外,當后來向其提供這一物體時,他們會以一種測試有趣屬性的方式來把玩它。例如,在球穿過墻壁的例子中,他們會敲擊墻壁以觀察它是否真的堅硬。相反,當向嬰兒顯示的某新物體沒有違背其任何期望時,他們在玩耍它時則會顯示較少的興趣(并因此對其進行了解的興趣也較少)。
這些結果支持這樣的假說,即與嬰兒基于核心知識所作的預期有抵觸的處境會對其學習造成影響。他們揭示了核心知識在啟動新的學習中的某種作用。
以皮膚癌突變?yōu)闃税械膫性化疫苗
研究人員說,為3個不同黑色素瘤病人定制的一種新型疫苗似乎同時擴展了抗癌T細胞的數(shù)量和其與癌腫的接觸。這些發(fā)現(xiàn)在為設法激發(fā)病人免疫系統(tǒng)以對抗其腫瘤的癌癥免疫療法或策略的武器裝備中提供了另一種子彈。這些策略在《科學》雜志2013年度突破中作了重點介紹,它們多年來一直顯示了希望。
現(xiàn)在,Beatriz Carreno和同事證明,可用個性化疫苗來集結病人的T細胞對抗其癌腫中的特定突變。研究人員對他們病人的腫瘤基因組進行了測序,并接著用質譜分析法來確認由特定突變基因編碼的肽(被稱為新抗原),后者會出現(xiàn)于腫瘤表面。接著,用樹突細胞作為載體,他們設計出了以這些患者特異性新抗原作為標靶的疫苗。他們的結果顯示,所有這3種疫苗都增加了能對新抗原作出反應的T細胞數(shù)和多樣性。
在黑色素瘤病人中的這種拓寬的T細反應譯意味著類似的疫苗或可在將來被用于激活更廣范圍的T細胞,并將它們指向其它的突變,尤其是那些在高突變率癌癥(如肺癌、膀胱癌和結腸直腸癌)中的那些突變。
本研究中的患者沒有出現(xiàn)任何不好的副作用,盡管其長期的健康轉歸仍有待觀察?傊,這些新發(fā)現(xiàn)代表了向更為個性化的癌癥免疫療法邁出了一大步。
年輕恒星的成長
被稱作W75N(B)-VLA2的一顆巨大的年輕恒星的成長煩惱正幫助研究人員了解宇宙中大部分的巨大恒星是如何形成的。
Carlos Carrasco-González和同事用拍攝時間相隔只有18年的兩幅射電望遠鏡圖像來描述該恒星吸積盤的氣態(tài)外流的發(fā)生。這些射流按預計會沿著該吸積盤的旋轉軸快速流動,但更好地理解它們的行為可解釋恒星形成的過程,尤其是那些大質量原恒星。
研究人員的這些實時觀測揭示了從一種球狀風至某種準直流的一個相對快速的過渡,提供了W75N(B)-VLA 2的“前”與“后”的照片,并對罕見、巨型恒星的早期給予了關鍵性的闡釋。
在此所研究的原恒星的光亮度為太陽的約300倍,但某些巨型恒星的光亮度可以是太陽的100萬倍。它們的死亡——會導致巨型的超新星——將在整個宇宙播散如鐵及其他行星和恒星重要構建體的重元素。
人類活動使得“人類世”難以定義
研究人員應如何定義人類世時代——或人類取代自然成為地球上主導環(huán)境力量的時代?某些專家說,它開始于約200年前,就是工業(yè)革命開始啟動的時候,而另外一些人則提出,它開始的時間應該較近,如1945年,也就是第一次測試原子彈的時候。
然而,文章的作者提出,非正式地使用這一術語可能是形容包括人類在幾千年中從事各種工、農業(yè)改造的一種好方法。William Ruddiman和同事指出,砍伐森林開始影響二氧化碳排放的時間大約在7000年前,而稻田則在5000年前開始改變甲烷的濃度。
他們說,世界上從來沒有在某個特定的時間和地點有過一個這類變化中的“金色道釘”來專門標志它們開始的時間。
據(jù)作者們的說法,只用由工業(yè)、炸彈和世界大戰(zhàn)引起的環(huán)境劇變來定義一個人類主導時期之發(fā)端將仍然無法認清人類轉變地球的長期且豐富的歷史。